传统课堂对老师的定义:
是知识的传播者,所以老师备课是在备内容;
建构主义对老师的定义:
是促动学员思考的引导师,因此老师备课的重心转移为备问题。
我认为:
好的课程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脚本,好课堂一定是在对话中进行的。
灌输式教学的问题
- 效果是要碰运气的,只有当学生非常想学的时候才会主动听老师灌输
- 老师只管发射信号,根本不考虑学生能否正常接。
- 灌输式的课堂会让学生感觉极不爽,有被胁迫、被控制的感觉
- 在没有掌控感的状态下,学生的能量是收缩的
- 课堂氛围越严肃,学生在课堂上越被动接收,其大脑神经元越难活跃起来
- 对老师而言,灌输式的课堂讲多了老师就演变成讲课机器,跟讲台上放一个录音机没什么区别
- 老师自己也会缺乏新鲜感和成就感,会有枯竭的感觉
退休老人独自在家,身边缺少跟他经常对话的人,于是,出门拎着随身听,进门遥控打开看电视。两三年的时间就老年痴呆了。为什么呢?听收音机、看电视实际上都是被动地接收信息。他没有参与的机会,不会主动思考,也没有掌控感,大脑的神经元联结很不活跃,几乎停止了新知的建构。
我经常开玩笑说:如果老师只用宣贯的方式授课,实际上是把学员往老年痴呆方向培养。
怎么在课堂上对话
- 单口相声
- 角色拟态
- 可以设问,自问自答
- 可以反问,以增强语气
讲述要有对话的感觉,就要采用多种手段让学员的思维、情绪和感觉参与进来,这样,即便老师一人讲述,学生也不会感觉枯燥。
关注点
- 课堂效果永远是师生合作的结果
- 看学生能否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学员一个有质量的问题,常常能激活很多旧知。
在轻松的氛围和神经元舒展的状态下,一个问题能激发很多有价值的神经元联结,那些被激活的知识常常连自己都很纳闷他们是怎么冒出来的。
我有很深的体会,回答学生问题的时候,正是老师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融会贯通的时候。
再牛的大师也要根据讲授时学员的反应来持续完善自己的课程和授课策略。
老子说:“天地之间,岂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龠就是风箱,风箱的特点是中间空虚而两头开放。
老师只有把自己看做中间空虚而开放的信息流动中枢,让自己的大脑才能处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状态,课堂才会成为师生同修的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