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课程设计皆败于哪三个字,你知道吗?

作者:庞涛

最近重读曾国藩,一直很欣赏他的名言“天下才人,皆败于傲;天下庸人,皆败于惰”,不禁想到,课程设计可否也归纳出通常败在哪几个字上呢?我总结自己做课程设计的经验,我认为“天下课程一败于独,二败于多,三败于灌”

1.独

独就是自己耍单帮,没有在立项阶段就调动业务部门加入,有人会问,这是常识啊,难不成这方面还有人不知道吗?

知道和做到两码事,很多时候HR和培训部门都认为自己是补天士或者专业主义当头,结果忽略了培训的组织合法性问题,结果项目做的惨不忍睹,反之,则会得到业务部门大力支持,想不成功都难。

2014年春,我们当时的国际品牌部总经理找到我做娱乐渠道(夜店)终端开发与管理课程,当时我对夜店一窍不通,因此有些犹豫,所以这个项目后来完全是被推着顶到了最前面,一开始很不适应,后来才发现有业务部门推着走,好处大大的。

夏天的时候,课程进入开发阶段,其中一些关键知识点需要拍摄视频作为教学要件,我们请的视频制作机构需要扛着专业摄像机去夜店取景,并且需要夜店配合在营业高峰期给予支持,恰逢这时国家严控腐败,娱乐场所都对这种大张旗鼓的摄像非常顾虑,南区销售总监一再回绝说往常没问题,在这个特殊时段拍摄搞不定,建议取消视频

无奈之下,我只好向总经理提议说要不视频就算了,他斩钉截铁地回复说那哪成,我这就帮你跟华南区打电话,结果挂了电话没多久就收到华南区的来电,说一切OK,随便拍,后来这个项目一路绿灯大获成功,是我们专业和牛逼吗?不是,因为这是业务部门特别是总经理自己想做的项目,他无论如何都会让它成功的。

所以我之前总结,跟业务部门合作有三种状态,守株待兔、一拍即合、穷追猛打,看起来守株待兔(等着业务部门来找你)是最被动的,然而,事实上正好相反,却也许是你最容易取得成功的,反之,如果只是HR或培训部门基于所谓专业性发起的项目,就算再怎么对业务部门穷追猛打,他们的承诺和支持往往都是差强人意的。

这里打个比方,课程就好比生小孩,如果是业务部门发起的课程,那么长的再丑也是亲身的,其血统也是合法的,如果是培训或人力资源部自嗨发起的课程,那么你看起来再帅也难免不被滴血认亲或要求做DNA检测,因为血统存疑,这正是母不嫌儿丑

2.多

据我个人观察90%的课程和大会演讲存在内容过多的问题,内容多就会导致受众大脑吸收有限,感觉面面俱到,欠缺针对性,以下是我个人总结的培训所需时间的简要估算公式,这个道理很好懂,关键是怎么破

怎么破?无他:

扎扎实实做任务分析和学员分析,任务分析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培训内容与学员的实际工作任务产生关联,支撑起达成工作任务对应的绩效目标。而学员分析可分析内容甚多,但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学员的起点知识技能水平,确认学员短在哪儿,哪儿应该着重讲和练,哪儿应该蜻蜓点水甚至一带而过。

通常,在很多企业培训需求分析大行其道的问卷分析在这个阶段才是比较有用的,因为这里正需要你对拿不准的内容进行广泛地摸底,了解学员认为自己欠缺在什么地方。

以下是业务员新品卖进工作任务的任务分析树,从中可以看出跟业务人员新品卖进任务相关联的知识技能有哪些,其中经常遗漏和忽略的可能是客户筛选,即怎样锁定优质的卖进客户,特别是当新品有精准的适用人群和客户群时,更应避免天女散花式的到处撒网,而这些知识技能被识别出来后,再让业务专家投票排序或者问卷验证,就可以锁定轻重缓急了。

通过这样的任务分析+学员分析才能号准脉,确保用药和剂量都是恰如其分的。

3.灌

就是单向灌输,在目前移动学习、微课、在线学习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如果只是单向的信息传授,已经越来越鸡肋,还不如在线分享,省事省力省钱。

曾国藩讲“骄、惰未有不败者。勤字所以医惰,慎字所以医骄。此二字之先,须有一诚字,以立之本”,类似地,我认为“以合医独,以准医多,以动医灌”,就是说联合业务部门,扎扎实实开展精准的任务分析和学员分析,根据学习目标引入多元化的教学互动方式,才能保证课程落地、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