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扫地僧的神话,有没有可能?
扫地僧的存在可以说是一个神话。
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后期,当一众江湖最顶尖的高手在少林寺藏经阁对峙时,扫地僧突然出现。
扫地僧的形象是一个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拿着扫帚,弓身扫地,年纪不小,不像是身有武功的模样 。
但是,扫地僧的战绩惊人。他轻易击败鸠摩智、萧峰,以一掌之力,将慕容博和萧远山二人打到假死,然后又以佛法化解他们的冤仇,让他们死而复生,放下执念。
这样的高手,深藏少林寺,无声地修炼成长,几十年来江湖无人知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扫地僧,就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高人的代名词 。
按照小说的故事,扫地僧一辈子呆在少林寺,扫地之余就在少林寺藏经阁修炼顶级武学,经历四十年浸淫,就成为了第一高手。
今天就较较真,探讨一下,扫地僧的成长神话,到底可不可能存在?
2
人才成长三角
一个人成为人才,有三大关键要素:恰当的知识、高质量的知识共同体和真实有挑战的历练。
1、恰当的知识
人成为人才,就需要一些正确并及时的专业知识。这是非常关键的。
在人的童年和青年时期、在职业新人阶段,尤其重要。如果你读一些人物传记,就会发现,有成就的人,家境都不差,比如,曾国藩的家庭就是一个地主家庭。还比如,现在的一些高阶家庭,大多会让孩子到欧美名校接受教育。这样的家庭,不仅可以让孩子尽早得到必要的教育,而且可以得到正确、非洗脑式的知识和高效的思维方式。
一个人,入门知识和入门知识框架不对,代价非常大,当有足够的思维认知和能接触到恰当知识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时光易逝,很难有所成就了。
金庸江湖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比如杨康的入门武功就错了方向,郭靖有主角光环,尽管天资平常,但武功的框架一流,也就成就了大侠。
2、高质量的知识共同体
金庸世界中的武侠人士,大多是爱学习的习武之人,这些人的学习方式当然有获得各种秘笈的方式,比如抢一本《九阴真经》,但最常见的,还是师傅教、同门切磋、甚至行走江湖,到处找人打架切磋。
电视剧《庆余年》中一位大宗师,叫叶流云,之前一直是一位九品上的高手,再也不能提升。成为大宗师,就是因为和五竹打斗,败北之后,复盘总结,弃剑练散手而成功的。
这些同专业的同事、同行、师父、教练甚至是敌人,共同组成了一个知识共同体,一个高质量的知识共同体,是人成为高手的非常关键的要素。
3、真实有挑战的历练
前两个要素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这个。
人真正成为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历练。所有的技能、所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的形成,一定是在真实的任务场景中形成的。
我曾经专门查找过黄埔军校的成才率,发现黄埔1~5期的成才率是最高的,之后是断崖式下降的,到了台湾,黄埔军校完全泯于众人。其中的原因是非常简单的,就是军队中的坑都被填满了、没有仗打了。
我也读了一些名企的传记,深深地认识到,一些名企之所以成为行业的黄埔军校,也是同样的原因,企业大发展时期,机会多、历练多,人才的成才率高,比如美团和腾讯的产品经理有名,无他,就是因为这两家公司的产品线多、产品迭代多,而且历练持续的时间也长。
三节课在职场教育领域做得挺好。我曾接触过几位创始人,他们见识过人,见解独到,战略能力和执行力都很强。但是这几位创始人学历都不高,中专、大专这个层次的都有。他们是怎么成才的?其实很简单,在互联网的大潮之下,他们很早就加入大厂,负责产品业务、运营业务,经过一个又一个的项目之后,就这么历练成才了。
3
知识共同体 - 70%+隐性知识的传承之道
据科学家说,我们这个宇宙,可见的物质和能量只占整个宇宙总物质能量的5%。
这让我联想到知识,知识世界似乎暗合这个规律。知识也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以我知识萃取的经验来看,隐性知识占绝对多数,它深藏在人的头脑之中,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地产生作用。
你可以思考一个问题:F22战斗机生产为什么重启困难?
背景是这样的:F22因为成本高昂、加上其他原因,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011年停产了,但仍然保留了完整的生产线,到现在已经有13个年头了,这期间,希望重启的声音一直不断,但一直未能成为现实。
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其中有一个原因就很关键,生产的技工、工程师、管理者都已经失散了,再聚拢起来并非易事。没有他们,光有生产的各种知识文档,想重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因为需要知识再创造 - 比如进行各种测试、试产等环节获得隐性知识。
这个过程需要多久?可以参考一下中国第一艘航母的时间表:
- 1999年:购买瓦良格号,附送全部的文档(非常多)
- 2012年:下水
- 2018年:初步形成战斗力
再回头看看扫地僧在这方面的情况。
少林寺藏经阁存有各种武功的典籍,这个不假,但光靠这些书想练成大侠那是不可能的。
我举一个易筋经的例子,你大概能明白。易筋经的内容是这样的:
这些内容在网上可以随便查阅、下载。
原文是一些口诀,现在都加上了一些操作性的解释动作。但说实话,这里面大部分都是一些原则性的心法,缺了太多东西。比如说十二招式可以达到什么目的,什么原理,需要达到什么标准?
这些武学典籍,我们假设在武侠世界中是成立的,但如果没有武学人士之间相互切磋和指点反馈,获得占比可能超过70%以上的隐性知识,断然是不可能学习成功的。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金庸武侠世界中的大侠,练着练着都走火入魔,误入歧途,比如在扫地僧出场的众人中,就有练功不得法的萧远山、慕容博,他们练功的困惑也只有扫地僧才解得了。最后,这两位高手也都拜扫地僧为师,实在是这种顶级武功的共同体圈子实在是太小了。
知识共同体更多的意义,还在于,知识不是存在于一个人或少数人身上,而是存在于一个群体之中。
比如,谚语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说的就是这种群体知识和群体智慧。对于复杂领域来说,这种知识共同体就特别重要。
现实的世界中,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就需要一群人,比如制造iPhone手机,就需要各种人员构成的知识共同体。iPhone手机在中国制造效率和良率比印度高,原因并不在有形知识,而在于无形的制造人群团队。这需要时间,但假以时日,加上苹果的链主加持,印度也会获得这些隐性知识。
越是技术含量高、知识领域前沿的,对这种知识共同体的需求越高,比如我在设计一些生物科技领域人才的培养体系时,这些从业者特别强调参加学术讨论会、专业展览会的重要性。
如果你读一读诸如包含爱因斯坦等人的传记,就会发现这些人类顶级科学家、思想家之间通讯频繁,他们相互交流各种最新的想法、发现、困惑问题,这种交流几乎是他们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是的,这些从事创新、研究的人士,他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同行朋友或者有类比性的跨行朋友交流想法。
4
真实有挑战的历练
从结果上来讲,获得知识的唯一意义是应用。其实,这句话反过来也大体成立:习得技能和能力的唯一途径就是应用实践。
在武侠江湖中,即使有充分的武学知识,如果不应用、不练习,照样不能成为大侠。这方面的例子在金庸江湖中就有一个:王语嫣。
王语嫣熟知天下武功,能够背诵众多门派的武功秘籍,但仅此而已,她自己一点武功都不会。因为她从来不用。
一个人要获得成长,除了要有强烈的成就动机这个基础之外,更为关键的是要有历练的机会。
宁高宁的《三生万物》这本书中提到一个小故事。
宁高宁美国MBA毕业后加入华润,工作1年多后,领导安排他处理永达利这家公司的相关事项,职位是总经理。这样一个任命,以现在的眼光看,当然是重要提拔,但当时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永达利这家公司只有一个员工,那就是宁高宁,董事长还是外部会计事务所的人员兼任,主要是应对公司的各种法律诉讼。
这个总经理其实是其他人都不愿意去的岗位。但宁高宁去了,还做了漂亮的资本运作,将公司经营得非常成功。这是宁高宁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后面持续成功的基础。
这个小故事中,体现了历练的关键:真实和挑战性。
大部分的工作,如果缺乏挑战,可能会成为实践,成为技能的练习活动,但是算不上历练。
电影《投名状》中庞青云打舒城之战时说的一段话,把历练的挑战性说得透彻的。他是这么说的:“有希望打赢的仗,绝对轮不到我们上,让我们上的,肯定是没有希望打赢的。把没有希望打赢的仗打赢,我们才有机会,但仅仅是个机会。你说很难?但不难根本轮不到你。”
真正的历练,很多时候都应该自己主动创造,而不是靠别人给机会。
一名大数据工程师,如果想真正成为牛人,就必须有经典案例式的成就,这样的案例当然可以迎难而上拿项目,但更多的可能是自己挖掘机会,找到业务中可以用技术来赋能的机会点。
我再举宁高宁的例子。他起步于华润,但真正被认可为中国央企职业经理人式的掌门人的时刻,是发生在中粮和中化。
在这两家企业,宁高宁都做了很多的战略变革,比如在中粮做粮食全产业链战略,在中国中化做“科学至上”战略,围绕这些战略,有很多的战略行动,这些行动都很有挑战性。但这些挑战大部分成功了,宁高宁和他们的团队也得到了极有价值的历练。
再回到扫地僧这个话题。扫地僧来到少林寺40余年,获得武学能力的渠道,看起来只有藏经阁的武学典籍,他没有同行交流、也没有师傅指点教导,同时,也没有各种事件的历练。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同很多人幻想在荒山野岭、在某个胡同乡村一定有隐藏某些大才一样,扫地僧是成人世界的一个童话,不仅是金庸的臆想,也是很多国人的妄念。
现实中,这样的人是没有可能成为高手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