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曲线告诉培训师知识遗忘的规律。
学习的设计者必须在遗忘临界点前进行学习的干预,否则学员将忘记大部分知识点,这大大地增加了学以致用的难度!
特别是课堂学习后的第二天,如果没有进行知识的强化与技能的应用,课中所学的记忆量大约只占25%-20%,这也是许多人上完培训课后经常抱怨的问题。
这是培训师在设计课程时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因为概念知识类问题与技能问题的PPT呈现与演讲是不一样的.
例如,“教授学员什么叉车”,你只需要一张PPT就能将基本的概念阐述清楚,目的是让学员知道; 而“如何使用叉车运装货物”,你需要教授一系列的动作,包括:基本操控、紧急操作、基本保养...这是复杂问题,需要连续使用多张PPT解释,目的是让学员记忆和使用。
在一堂培训课中,学员无法高度保持所有的注意力,他们会被不同的因素干扰学习的注意力,这里考验培训师是否能利用成人注意力曲线在注意力分散的临界点利用不同的教学活动将学员的注意力回到课堂中。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成人能短时间记住的东西是5~7个,如果在一个章节中,培训师提供的知识量过大,学员则无法吸收;如果,提供的知识量过少,则学无所获。这也是考验培训师在课程设计时与时间把控的火候功力。
当今课堂普遍存在一个怪现象,学员开始的前一个小时特别活跃兴奋,老师问什么答什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员回答问题的活力与兴奋度逐步降低,一方面是学员的注意力达到的临界点,另外一方面是学员感受到学习的压力,他可能还没有吸收前一个知识又淹没在下一个知识里,所以培训师在教授完一个知识点后(特别是概念性很强)可以暂停1~2分钟,询问下学员是否弄懂了。
在课堂中,当越来越多的知识积累在学员的脑中,学员的大脑就会开始自助的建构,会经过:知识吸收-重做-混乱-再重组-建构-吸收-形成新知识/自我知识体系。
这一系列的过程不是随机发生的,是培训师经过不同的引导与催化动作产生的,当然,合理的课程设计是减少学员思考问题重组的重要因素。
举个例子:例如在一篇文案中,要解释说明课程内容的有效性,如果单单用文字或许可以讲1个多小时,但如果将“复杂问题有效的简单化",那么它的呈现应该是如下的逻辑图+演讲,这也是未来课程视觉化的趋势之一:
从这条曲线中,我们能发现一个规律,一些大型的演讲会场,TED为例,演讲者的PPT数量都是很少,一般25-35张或者更少,但他们PPT制作是十分精美有感染力,但丁游在接触的内部讲师中发现,他们的PPT制作能力都处在一个不太高的水平,一个优质的PPT,它往往在课堂教学中起关键作用。
这是与第九条相呼应的曲线,是否有了一份精美的PPT,培训师的演讲能力也很高,就会有一场完美的培训课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还忽略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培训师的控场能力;二是心理的变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培训会插入视频、电影、音乐等辅助性的教学工具,但这些内容都是经过设计,不是随意插入,培训师在使用PPT动画的时候需要考虑4个问题: 什么时候利用动画演示?
- 动画是如何演示的(从上到下,左到右等等)?
- 动画的演示的时间是多久?
- 动画的效果如何?如果不能带来明显效果则做减法;
设计教学内容是一件艰辛的事情,有时候一个流程都需要用掉一天的时间,但梳理了整个大纲后,课程内容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最后用互联网的迭代思想进行优化与改进。
急于求成而一事无成,如果课后没有练习与辅导的支撑,学生的成长是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导致许多学生也抱怨课后没实践,当今利用学习路径图加速员工成长与知识技能的吸收是不错的方法。
这是许多内部讲师存在的问题,PPT内容的文字居多,讲课时照着内容去读,这种模式带来的弊端是:
- 学员会快速进入疲敝区,一般10分钟左右开始;
- 学员玩手机,各干各事;
- 讲了等于白讲,老师没有感染力;
- 听了等于白听,知识点一个都没记住;
这是许多新教师第一次上台的心声,上课前一天由于各种因素心情十分忐忑,有时候甚至失眠,到了开课前10分钟,肾上腺素到达了高峰,建议教师可以做8件事情调节压力和情绪:
前一天晚上按照演讲思路过一遍PPT,不需要完整演练(15-30分钟);
比一般睡觉时间提早30分钟入睡;
避免喝咖啡浓茶;
开课前提前到场,检查设备等;
课程前30分钟再简单回顾一遍演讲内容;
课程前与学生作简单交流,放松心情;
课程前几分钟去整理仪容,对着镜子给自己加油;
课程前2分钟喝一口温水,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