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别让学科中心的思路毁了你的学习体验设计

作者:庞涛

今天Eric所在的一个HR微信群里推出了大家期待已久的古典音乐鉴赏入门在线分享,分享的大咖是广州交响乐团资深顾问,1个小时在线分享完群里爆棚了,深切感受到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的魅力,由此启发我想到,如果你要帮一个音乐家设计一个面向企业白领的“古典音乐鉴赏入门”0.5或1天的课程,你会如何设计呢?完整地设计一门课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在此仅只讨论总体思路和大纲,因为纲举目张。

传统而言,按照Why-What-How或What-Why-How的万金油逻辑,我们很容易设计出如下大纲的课程:

* 什么是古典音乐

* 古典音乐的发展史和流派

* 古典音乐大家

* 古典音乐赏析

我的看法

类似于这种音乐、美术、绘画艺术领域的课,特点是感性而抽象,学员学习动机飘忽不定而且难以固着,如按以上思路,学员很容易感觉枯燥和排斥,这背后引出两个关键问题:

1.到底是学科中心还是问题(场景)中心?

2.问题中心当中到底如何平衡实用主义与艺术熏陶?

学科中心对比问题(场景)中心

broken image

学科中心的方式

按学科发展脉络来展开,通常越是资深的专业人士,越容易以学科为中心,因为在他/她们看来学科特点神圣不可侵犯,他们作为专家也很难理解和体会小白的想法。

例如古典音乐定义,古典音乐流派,古典音乐大家,古典音乐赏析等

学科中心的问题

这样做的核心问题是没办法结合学习者的应用情景以及激活旧知,白领什么情景下可能用到古典音乐(未必是像音乐家那样来用)

譬如有孩子的父母可能希望用于胎教或熏陶孩子入门,再比如偶尔去音乐厅跟朋友听演奏会如何欣赏,而培训师们可能希望了解古典音乐对学习记忆和灵感激发的作用等等

问题(场景)中心的好处

踩住应用场景,学习设计就会豁然开朗,至少不会开发出就音乐谈音乐,自说自话曲高和寡的课来,而现实中这种课比比皆是

以学习主体为中心考虑的问题

问题中心当中如何平衡实用主义与艺术熏陶?

也有很多专业人士,他们认同应该以学员为中心,可是通常会流露出这样的辩白

1.“菜鸟学员都是非常无知的,我一味讨好他们,从功利的应用场景出发,会不会太过媚俗?”

2.“来学音乐的人都是对生活充满了热情的,这种课一般都是选修课,报名来的都是有充足学习动机的,所以我按学科讲应该更加原汁原味啊”

尤其对于坚持自我追求的艺术家们来说,更是担心这样做会破坏艺术的独立性和学科规律,其实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

1、以用促学,以实用带专业

譬如一个公司来的大部分人是冲着胎教或熏陶孩子来的,那么你通过熏陶孩子这个话题“粘”住了学员,然后再告诉他们一些入门常见误区等专业知识,他们会很容易接受的,这样你就获得了一个充分施加专业洞见和影响的机会,你的专业自由度在学员进入场景后反而会更大,因为这时他们害怕误导孩子,这叫,把其看成火车头和车厢的关系,并不矛盾。

2,别忘了互联网时代的成年人动机是极其善变不稳定的

他们可能对古典音乐这个话题隐隐觉得可以提高品位所以为了抢位就报了名,如果来到课堂,听了半天仍未找到跟自己的关联,或者关联不紧密,很容易就丧失兴趣了,只有用他们熟悉的应用场景和问题聚焦,牢牢锁定他们的注意力,这才能持续地吸引他们的投入和参与。

3、以古典音乐为载体,激活旧知

激活旧知可以使用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譬如贝多芬的《致爱丽丝》、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海顿的《小夜曲》等,而不能只谈概念,否则也是脱离现实场景。

好比我们当年学汽车工程,成天看教科书上的图纸,都没怎么摸过真正的汽车,学习效果可想而知,4年上下来,80%的同学磨光了原本浓厚的学习兴趣。

音乐本身

音乐是一个蛮有趣的话题,而且即便是相对陌生的古典音乐,也有很多大家熟悉的场景和内容

例如音乐的背后是音乐家,音乐家的背后是他的故事,音乐家当中除了德国的门德尔松,几乎个个都有震撼心灵的励志故事在背后,我们熟悉的好莱坞大片例如《勇敢的心》《魔戒》当中都大量运用了古典音乐,而每个人听音乐都在内心里泛起自己真实的情感和联想,在做自己的故事加工,这些都是绝好的深加工原料,如果守着这么鲜活丰富的素材还在死气沉沉地谈音乐概念和理论,好比厨师捧着一堆山珍海味而浪费了道地的食材,真正令人扼腕!

触类旁通

你以为我只是在谈音乐课如何设计?对于亲子教育、心理健康等专业领域话题,原理上是一样的,其实反而更容易关联应用场景,即便是哲学、物理学、植物学等通用基础学科如果开课给成年人,也可以按照同样思路来设计么?当然,不然哈佛幸福课、公平课是如何不胫而走誉满全球的?

为了测试我的想法,我把上述课程大纲拿给我太太看,她的工作跟培训没一毛钱关系,我问她如果是她选课来上的话,她会选左还是选右,她看完之后立刻回答当然选右,追问原因,她只说了一句“左边的感觉像是教科书”,她不了解何谓学科中心却真一语中的也。